4月25日,商學院邀請著名華人記者秦家驄先生以 “A Quest for Identity: Searching for ancestors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” 為題作專題講座。
秦家驄先生是一位記者、作家兼大學講師,多年來一直在亞洲特別是中國,香港和台灣報導和評論事件。 他曾為「紐約時報」、「華爾街日報」和「遠東經濟評論」工作。 1979年,在美中關係正常化後,他開辦了「華爾街日報」駐華辦事處,成為1949年以來首批駐北京的美國報紙記者之一。
秦家驄先生著有《秦氏千載史》,在全世界產生不小的影響,他以自己的努力弘揚了家族自豪感,為完成這部著作,秦家驄先生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次回到祖國,足跡遍及十餘省市。
秦家驄先生為在座同學講述他的家族史,以及他的追溯過程。1979年,《華爾街日報》總社派他到北京任特派記者。他遂與許多親友取得了聯繫,也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歷史資料,還有幸獲得一份珍貴的秦氏族譜。那上面刊登了他父輩上溯三十三代祖先的名字、世系,前後綿延達900餘年,直到十一世紀,最後歸於一個名字——秦觀。由秦觀算起,他在父親這一系中是第三十四代。幾經周折,終於找到他們的高祖秦觀的墓。他是江蘇高郵人,博雅脫俗、文才過人,詩、詞、文、賦自具特色,頗受歐陽修、蘇軾等人推崇。尋到高祖秦觀的墓,秦家驄先生長跪不起,流淚不止。自感多年夙願終得實現,衷心地感謝江蘇省政府、無錫市政府和民眾們的全力協助。
在場學生對於秦家驄先生的家族史以及追溯過程十分感興趣,積極提問,反應非常熱烈。
瀏覽次數:1253